case show

案例展示

浅析中国天然气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浏览次数: 日期:2015年4月28日 17:21

中国天然气产业生产-消费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后,中国对天然气的消费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据卓创了解,2010年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高达19%,2011年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又高达22%,到2012年消费虽同比增长速度略有降低,但是仍保持13%的增长速度。官方统计显示,截止2012年底,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达1470亿立方米,其中,进口天然气量425亿立方米(含进口lng量214亿立方米),国产天然气总量则为1077亿立方米(不含生物制气的产量)。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环保政策对清洁能源消费的刺激,加上国际组织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要求的压力,国内天然气的供应-需求的缺口仍在逐年加大,对外依存度则更是呈快速上升之势。据有关数据预测,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供应-需求的缺口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以上。2011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24%,与2010年13%相比,呈倍增态势。而到2012年,中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则继续上升到了29%,对外依存情况继续恶化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不过,这也从客观上加大了中国对非常规天然气及替代天然气的需求力度,除页岩气开发力度正在加大外,煤制天然气在国家的“十二五”战略中也被寄予厚望。
 
    从官方披露的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国内天然气的产量(不含生物制气的产量)的前三甲为陕西、四川、新疆三省,占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60%。按照主要的生产形态进行划分,则国内天然气的生产目前仍以气田生产天然气为主体,而油田伴生气、煤层气所生产的天然气总量在国内整体产量中,占比仅在5%左右。其中,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十年之久、在前几年倍受媒体热炒的煤层气生产也进入徘徊停滞阶段。据煤炭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12年全国煤层气产量125亿立方米,利用总量52亿立方米,未完成年初制订的产量155亿立方米、利用量80亿立方米的年度目标。
 
    另外,从天然气生产层面,值得关注的还包括国家在2010年以后从战略层面扶持的页岩气和煤制气项目的进展情况。虽然目前这两个相关领域中的生产项目还并未有规模化的投产,但是在去年出台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和《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分别提出,到2015年末,国内的页岩气产量和煤制天然气产量将分别达到60-70亿立方米和150-180亿立方米的发展规划。

未来天然气生产谁与争锋?
 
    首先我们来看看进口天然气的发展形势。
 
    在lng市场上,除了需要巨额投入建设lng的运输和仓储设施才能保障越来越大的lng进口需求外,制约lng进口的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价格。显然,中国在全球lng供需格局中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中国地处东北亚,周边的日本、韩国均是天然气进口大国,供求关系因此明显失衡。东亚的日本是全球天然气进口大国,目前由日本主导的东亚液化天然气到岸价格结算体系对中国的进口天然气价格有着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进口天然气更可能侧重的是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供应的管道进口气:来自中亚和俄罗斯的供应,但是在有关价格的磋商方面仍受到种种不确定的政经因素和地缘因素的制约。
 
外部资源既然不可靠,那么我们看看国内资源的情况。
 
    首当其冲的就是目前已经具备一定工业规模的煤层气领域。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主要受煤炭资源分布的制约,现有的煤层气开采企业中只有中联煤、中石油在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两个煤层气产业基地利润有盈余,其他企业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亏损中。中石油的煤层气技术难题一直难以突破,有媒体报道称其近期暂停了上千口井的钻探;而中联煤则在2013年上半年创下了其成立以来半年钻井数量最低的纪录。煤层气企业的不景气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国家能源局牵头的相关政府部门正在研究提高煤层气开发补贴,以激励企业发展煤层气产业,但是目前来看前景并不乐观。
 
    接下来最受到瞩目的则是页岩气开发领域。
 
    虽然中国的页岩气资源目前具备气藏储量丰富(世界第一)、可开发周期长等优势,但是劣势同样非常明显,除去页岩气的甲烷含量高燃烧热值偏低的应用劣势之外,还存在以下的几个明显劣势:
 
    (1)资金短缺。页岩气开发属于需要超高投入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相比传统天然气,页岩气单井产量低、产量递减快,必须打多口井才有良好收益,因此,前期勘探开发投入大、成本高。据估计,按2020年页岩气产量目标测算,中国需要打出2万口井,10年内所需投资在4000~6000亿元,即年均投入高达400~600亿元。
 
    (2)技术储备不足。技术进步是推进页岩气产业化开发的关键因素。美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掌握了激励分析与研究、实验测试与分析、有利选区与评价、含气特点与模拟、产能分析及预测、压裂与压裂液选择、精确导向与储层改造等技术。相比之下,中国在资源评价和水平井压裂增产等方面尚未形成核心技术体系,成套技术和配套技术设备均需引进。
 
    (3)水资源约束显著。目前页岩气开发较成熟的技术是高用水量的水力压裂技术,需要将含有砂石以及少量化学物质的水高压注入井内压裂页岩层从而释放页岩气。因此,页岩气成功开发的关键就是要避免钻井压裂用水与当地市民和农业用水发生冲突。而我国页岩气田大多分布在严重缺水地区,在水量相对充裕的长江流域,只在四川和江汉盆地发现了页岩气;而在西北、华北地区,页岩气储量丰富,当地水资源却相当紧张。大规模开发页岩气可能会让当地的水资源紧缺状况雪上加霜。

 最后我们来看看煤制天然气领域的情况。
 
    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带对天然气需求巨大,而内蒙古、新疆等地煤炭资源丰富,但运输成本高昂。因此,将富煤地区的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成天然气,成为继煤炭发电、煤制油、煤制烯烃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选择。截至目前,发改委已经审批了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这4个项目最有可能在“十二五”期投产并达产,其总量合计已经超过150亿立方米,与“十二五规划”相当。煤制天然气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属于我国属技术相对成熟的煤化工品种。尚在酝酿的15个“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中,有一半是煤制天然气项目。而还有一个特别吸引众多意欲投资此领域的大型能源企业的亮点在于:国内的煤炭资源虽然多数为央企和地方国企所有,但是民营企业在国内煤资源份额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未来发展空间远大于其他天然气生产领域。而煤制气领域的快速发展,既有助于天然气市场供应的多元化,也有助于改善目前国内天然气生产中中石油一家独大的格局。
 
结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未来天然气领域的消费前景未可限量,但是大量进口天然气,使得对外依存度情况继续恶化肯定是一条不归路。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善这种局面,国内勘探开发和生产天然气仍是必由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未来10年,仍将以气田气为主导,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发展目前看来仍存在较大变数,而煤制天然气则很可能成为一匹后来者居上的黑马。

所属类别: 公司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contact us

联系威尼斯37266

地址:乐山市市中区乐峨路西段231号

联系电话:0833-2568008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